張大千 《達摩》
在藝術的浩瀚星空中,張大千宛如一顆璀璨巨星,其作品風格多樣,涵蓋山水、花鳥、人物等諸多領域,每一幅都堪稱藝術瑰寶。而他筆下的達摩形象,更是別具一格,充滿了濃厚的禪意與深邃的文化內涵。
張大千,這位四川內江的藝術巨匠,早年曾在上海松江縣禪定寺落發出家,法號 “大千”。這段佛門經歷,雖短暫卻對他的藝術生涯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后,在創作達摩、觀音等佛教題材作品時,他始終懷著虔誠、恭敬之心,將自己對佛法的感悟融入筆墨之中。

他的達摩畫作,多以紙本設色呈現,立軸的形式更顯莊重肅穆。在這幅作品中,達摩正襟危坐,苦參禪機。只見達摩眉粗齒缺,發須蓬松,仿佛歲月的滄桑都寫在了他的臉上。然而,他的眼神卻深邃而寧靜,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智慧與定力,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佛法的真諦。“一覺滄桑不計年,蒲圍危坐苦參禪,再般壽相稱無量,歷盡人間萬劫緣。” 畫中所題詩句,與達摩的形象相得益彰,詩中的空靈境界與禪意,從字里行間緩緩流淌出來,讓觀者也不禁沉浸在這濃厚的禪境之中。
張大千在描繪達摩時,運用了精湛的繪畫技巧。他以健勁蒼辣的筆力勾勒出達摩的輪廓,那線條猶如刀刻般有力,將達摩的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衣袂的褶皺則用逸筆草草的皴擦手法,配合一波三折的飛白,使畫面充滿了動感與韻律。濃重的墨色、淳樸的賦彩,恰到好處地烘托出達摩的莊嚴與神秘。尤其是達摩眼睛瞳仁處那微妙的一點,恰似畫龍點睛之筆,讓整個畫面瞬間威光頓顯,生動地表現出高僧微妙深邃的禪境。
張大千的達摩畫作,不僅是藝術的展現,更是他對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與詮釋。這些作品穿越時空,讓我們得以領略到藝術與佛法交融的獨特魅力,感受到那份來自心靈深處的寧靜與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