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光緒元寶
這是一枚江蘇省造光緒元寶銅元,是清代晚期地方機制銅元的典型實物,在歷史、工藝與收藏領域具有獨特價值。它以銅為主要材質鑄造,歷經歲月沉淀,表面形成了厚重的氧化包漿,呈現出棕褐、灰黑等混合色澤,幣面帶有明顯的磨損、銹蝕痕跡,部分區域還留有紅色印記,這些痕跡如同一部微觀的歷史檔案,生動記錄了它在歲月流轉中的使用與保存歷程,盡顯古樸滄桑的歲月質感。錢幣整體呈圓形,邊緣規整,厚度均勻,雖因年代久遠在細節處有所損耗,但仍能體現清代晚期機制銅元鑄造工藝的基本水準。
幣面設計極具地域與時代特征,正面清晰鑄有“江蘇省造 光緒元寶”字樣,字體風格端莊大氣,筆畫雖因磨損略有模糊,但仍可辨識,“光”“緒”“元”“寶”四字布局均衡對稱,周圍環繞的“江蘇省造”字樣明確了其鑄造省份,在方寸之間盡顯清代晚期地方錢幣書法的韻味與鑄造工藝的嚴謹性;幣面還帶有“每元當制錢十文”字樣,明確了其面值與兌換規格,體現了當時的貨幣制度。背面圖案為典型的蟠龍紋飾,龍紋刻畫雖因磨損與包漿有所模糊,但仍能看出龍身矯健、龍鱗分明的特征,龍紋作為清代貨幣的典型元素,體現了皇家貨幣的威嚴與工藝特征,紅色印記覆蓋部分龍紋,更添歷史滄桑感。
江蘇省造光緒元寶鑄行于清代光緒年間,是清末地方省份順應貨幣改革潮流、引入西方機制幣工藝的產物,見證了清代晚期江蘇地區的貨幣鑄造技術革新與經濟發展狀況,對于研究清代晚期地方貨幣史、社會經濟變遷乃至近代工業技術在地方的引入具有重要的實物意義,是了解清末地方貨幣體系轉型的生動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