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間祥龍護佑福祿雙全和田玉香爐
這對乾隆年間的香爐,以匯聚天地精氣的和田玉為材,歷經千年歲月愛撫,觸手溫潤如嬰兒肌膚,目之所及,白玉的瑩白似將月光揉碎在爐身,清透中帶著含蓄的柔光,哪怕未燃一香,也自有一段“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風骨。匠人以刀為筆,在玉石上雕琢出蛟龍騰云的圖景,那是以代表著至高尊貴、至上吉祥的祥龍,把象征著福祿雙全的香爐威嚴護佑。
它既是香爐,更是文化的容器。在古代,白玉香爐是王公貴族案頭的清供,是文人焚香撫琴的雅伴。而這對有著蛟龍矯健盤旋的白玉香爐,只能陳列于帝王宮殿,把源自《尚書》的福祿雙全祝福,熔于福爐、鑄于祿爐,亙古延續的福與基業長青的祿,凝聚于香、潔白如云,從爐口裊裊飄逸而出,縈繞于室,熏染于身,浸潤于心,常伴一生。

這一世所罕見的清乾隆年間的祥龍翼護福祿雙全和田玉香爐,足以吸引每一道視線,為這穿越兩百多年的玉器之美、亙古期盼的祝福而駐足。它既是可觸摸的歷史、可珍藏的藝術,更是極其珍貴的祥瑞之物——龍驅邪惡、玉保平安,雙爐送福祿,這多重寓意交匯的稀世之珍,其市場價值硬挺發展,是必然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