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彩百鶴碗
這件清乾隆琺瑯彩百鶴碗是清代宮廷御瓷的精品之作,集中體現了乾隆時期琺瑯彩工藝的巔峰水準與宮廷藝術的審美意趣。它采用琺瑯彩工藝制作,琺瑯彩瓷是清代皇室壟斷的御用瓷種,需先在景德鎮燒造素胎,再運至宮廷由畫師手繪,最后二次入窯燒制。其釉料含大量貴重金屬,色彩明艷且質感凝厚,如碗身的寶藍色地釉,色澤濃郁純正,歷經歲月仍光澤如新。胎質細膩堅密,上手輕盈卻顯厚重感,符合乾隆御瓷“薄如紙、潤如玉”的胎釉特征。
主體紋飾為百鶴圖,數百只仙鶴或振翅翱翔、或棲息松間,姿態各異卻布局和諧。仙鶴在傳統文化中是長壽、祥瑞的象征,“百鶴”更寓意福壽綿延、千秋萬代。搭配的松樹紋蒼勁挺拔,松鶴組合構成經典的“松鶴延年”吉祥圖案,寄托了皇室對長壽康寧的祈愿。輔助紋飾同樣考究,口沿的云紋、碗底的纏枝花卉紋,皆以細膩筆觸繪制,與主紋相得益彰,盡顯宮廷紋飾的繁復華麗與寓意深邃。
碗底的“大清乾隆年制”款識為典型的宮廷篆書款,字體規整端莊,紅彩艷麗且與周圍的纏枝花紋飾融合自然,是乾隆琺瑯彩官窯款識的標準樣式,為其身份與年代提供了權威佐證。在歷史背景中,這類琺瑯彩碗是乾隆皇帝日常賞玩或宮廷禮儀中的御用器,因工藝繁復、成本極高,存世量極少,每一件都是研究清代宮廷制瓷史、藝術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它不僅是一件實用器,更是一件藝術珍品。其紋飾繪制兼具工筆的精細與寫意的靈動,色彩搭配既遵循宮廷“富麗堂皇”的審美,又通過藍、綠、白等色的層次對比展現出畫師的高超技藝;從文化層面,它承載了清代皇室的審美追求與吉祥文化,是中國古代宮廷藝術與陶瓷工藝完美結合的典范,具有極高的收藏、研究與鑒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