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鳴遠 紫砂蓮藕
這件藏品是由陳鳴遠制作的紫砂蓮藕。陳鳴遠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著名的紫砂藝人,以其高超的制壺技藝和對仿生器形的精妙把握聞名于世。此件紫砂蓮藕展現了他在仿生紫砂器創作方面的卓越才能。
整體造型逼真地模仿了蓮藕的形態,由多節蓮藕連接而成,形態自然彎曲,仿佛剛從水中采摘而出。藕節的粗細變化、形態走勢皆符合真實蓮藕的特征,細節處如藕節之間的銜接部分,處理得十分自然流暢 。一端還塑有未完全展開的藕尖,形態嬌嫩,栩栩如生;另一端則是帶有孔洞的蓮藕截面,孔洞大小不一,分布自然。此外,蓮藕上還巧妙地塑造出幾片小荷葉狀的附肢,增加了整體的生動感。
在蓮藕表面,刻有書法文字和花卉圖案。書法文字字跡清晰,筆畫流暢,展現出一定的書法功底,內容可能蘊含著特定的文化寓意或制作者的情感表達 。花卉圖案線條細膩,與書法相得益彰,進一步豐富了器物的文化內涵。在蓮藕頂部,還搭配有一朵精致的蓮花雕塑,蓮花花瓣層次分明,形態優美,與蓮藕主體相呼應,提升了整件作品的藝術美感。
色澤:紫砂材質呈現出溫潤的棕黃色調,色澤古樸自然,給人一種厚重的歷史感和歲月沉淀感。這種色澤不僅體現了紫砂泥料的特性,也經過了時間的打磨,更顯沉穩與雅致。
采用手工捏塑與雕刻相結合的工藝。先通過手工將紫砂泥捏塑出蓮藕的大致形態,再運用雕刻工具細致雕琢出藕節、孔洞、附肢等細節部分,每一處細節都處理得極為精細,展現了工匠高超的技藝和對蓮藕形態的深刻理解。
書法和花卉圖案采用刻繪工藝,在半干的紫砂坯體上,以特制的刻刀進行書寫和繪畫,要求工匠不僅具備精湛的紫砂工藝,還需有一定的書法和繪畫功底。蓮花雕塑則可能采用了堆塑等工藝,塑造出立體且生動的造型。
蓮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豐富的寓意,“藕” 與 “偶” 諧音,象征著美滿的婚姻和純潔的愛情;同時,蓮藕出淤泥而不染,代表著高潔的品質。這件作品通過精湛的工藝將蓮藕的形態與文化寓意完美結合,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從藝術角度看,陳鳴遠的這件紫砂蓮藕是仿生紫砂器中的佳作,其造型逼真、裝飾精美、工藝精湛,體現了清代紫砂藝術在仿生寫實方面的高超水準,具有極高的藝術觀賞性。
陳鳴遠作為紫砂歷史上的名家,其作品存世量稀少,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這件紫砂蓮藕無論是從工藝水平、藝術風格還是文化內涵上,都代表了陳鳴遠作品的典型特征,對于研究清代紫砂藝術和陳鳴遠的創作風格具有重要的實物參考價值,是眾多紫砂收藏愛好者夢寐以求的珍品。